当前位置:鱼丸批发财经股东陆续退出 耳朵经济之王喜马拉雅到底怎么了?
股东陆续退出 耳朵经济之王喜马拉雅到底怎么了?
2022-06-20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股权方面的问题似乎波动不断,耳朵经济之王喜马拉雅到底怎么了?本文综合自华夏时报、证券日报、时代周报、北京商报等。

在中国互联网有声市场上有一家公司堪称有声之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喜马拉雅。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声音内容服务领域喜马拉雅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因此喜马拉雅也被称为耳朵经济的重要代表企业。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代表最近却似乎有一些麻烦,股权方面的问题似乎波动不断,耳朵经济之王喜马拉雅到底怎么了?

中小股东选择退出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5月24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小米旗下创投公司——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公司注册资本减少314余万元,缩减5.22%,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退出,仅剩喜马拉雅FM CEO余建军一人。

5月27日,喜马拉雅FM主体公司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回应了公司多项工商变更的原因:“因为公司要搭VIE结构,所有境内VIE公司的董事变更为境外母公司的股东,属于VIE标准结构。目前没有明确上市计划。”

事实上,公开资料显示,早在去年8月份,喜马拉雅就在进行VIE结构的搭建。而业内此前早有关于喜马拉雅预备上市的传闻。

目前来看,天眼查信息显示,其多个中小股东在近期密集退出。

4月23日,好未来旗下欣欣相融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也退出,喜马拉雅注册资本随之减少了85余万元,缩减1.41%。

5月24日,小米旗下的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退出了股东行列。受此影响,喜马拉雅的注册资本减少314余万元,缩减5.22%。

目前来看,戴志康担任法人的上海证大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喜马拉雅第二大股东,出资比例为10.86%。

“现在喜马拉雅一些小股东确实有退出,大股东余建军愿意出高价回购他们手上的股份,因为目标是在美国上市,所以国内的架构用处不大了。”一位接近喜马拉雅的投资方对记者称。

“小米副总裁洪峰是退出了国内的董事架构,小米旗下的公司也减少了在喜马拉雅境内公司的注册资本,但是据内部人士称小米在境外架构上有相关股权安排,所以并不能说小米完全退出了。”上述人士提到。

上市才是出路?

今年以来,喜马拉雅频繁进行组织变动。除了此次董事股东的调整,去年底至今年3月,共有23位股东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喜丈(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喜马拉雅(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喜马拉雅回应称是正常的股权调整。

每当喜马拉雅有所动作,上市的猜测就会同步出现。2018年以来,喜马拉雅FM多次传出计划融资上市的消息。

2018年5月,喜马拉雅FM第二大股东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透露,喜马拉雅FM估值已达200亿元,有望2019年在A股上市。两个月后,有自媒体宣称,喜马拉雅正与腾讯进行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规模为40亿元人民币,估值为2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9年在香港上市。无一例外地,喜马拉雅官方对上述说法和传闻都进行辟谣,称并无确切上市计划与时间安排。

上市传闻的喧嚣,或许掩盖了喜马拉雅本身的困扰。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喜马拉雅FM有26条开庭信息,包括15条案由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开庭公告,其中喜马拉雅FM有6次为相关案件的被告方。5月13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收到行政处罚。

版权获取问题一直是在线内容平台的“原罪”。喜马拉雅表示:“喜马拉雅已与全球最大中文阅读平台腾讯阅文集团达成排他性合作,获得海量版权内容。如果知名IP内容遭受到侵权,我们会遵循‘红旗原则’;普通用户在上传音频作品时,我们遵循‘避风港原则’,要求作者持有授权证明。同时为防范侵权,如在平台审核中检查出问题后,我们会取消用户的资格,依法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

市场观点认为,喜马拉雅的版权纠纷或许会成为上市的一道难关。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版权纠纷并不会成为喜马拉雅上市的关键阻碍。

互联网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有声平台中,确实存在一些以“用户上传”为名头的内容搬运和版权问题,包括对一些图书的有声播报也未必获得了授权。但在任何内容分发和分享平台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类似的擦边球形态的版权纠纷,不构成喜马拉雅核心商业模式上的掣肘。

音频变现难?

移动电台的商业逻辑是打着“免费”的口号,吸引大量用户,进而以广告变现。此前,喜马拉雅FM的营收方式也是通过流量规模进行广告营收。营收模式的单一,也是导致其一直未能进行盈利的原因。

为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喜马拉雅FM搭上了知识付费的“班车”。2016年,喜马拉雅FM上线首个音频付费节目——马东的《好好说话》——正式宣布进军知识付费。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喜马拉雅也将其商业变现集中在知识付费领域,并在每年12月开展“知识狂欢节”的营销活动。但丁道师对时代财经表示:“知识付费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在音频领域表现力非常有限,而且版权意识还没达到相对的高度,并没有形成强壁垒。相比而言,音频付费远不及视频的展现形式好。”

事实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一直被业内所诟病,抄袭、盗版困扰着内容创作者。今年3月20日,作者曾鹏宇在微博控诉喜马拉雅FM侵权,随后作家蔡春猪、唐小饭、编剧张瑶等留言力挺。彼时,喜马拉雅FM因版权纠纷被推上了舆论的浪尖。关于知识版权的保护再次被业内热议。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付费狂欢过后,似乎在迅速“退烧”。2017年9月,罗永浩和网红papi酱先后停更了“得到”和“分答”,其中分答曾因王思聪的付费答题一时火爆异常,随后逐渐变得沉寂。此前据媒体报道,喜马拉雅FM已累计拥有4.7亿激活用户,而其爆款产品《好好说话》至今的订阅人数仅为40万。换言之,该节目产品的付费用户转化率大约仅为千分之一。

对此,丁道师认为:“喜马拉雅FM的用户量已经形成规模,但相应的商业化尚未与用户量形成匹配。音频付费转化这个过程并没有得到用户的完全接受,所以商业化的转化率相对低一点。”

伴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2017年音频行业如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都获得了融资。但进入2018年上半年,音频行业并不算热闹,一方面是知识付费热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开始在寻找新盈利点。

知识付费进入瓶颈期

在早前喜马拉雅FM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有声书用户收听数据中:平均每位用户收听18本有声书,累计收听的总时长超过30.8亿小时。与此同时,有声书为喜马拉雅FM带来的流量超过50%。

这些有声书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只有一少部分是付费内容。最初的几年,喜马拉雅FM每年投入巨资,保证用户免费收听内容,一直到2016年才开始改变。

这一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分答、逻辑思维纷纷推出各自的知识付费产品,并在短时间内聚拢了大量的用户。

当年12月3日,喜马拉雅FM举办了首届知识付费节,三天卖了5088万销售额。对于这次活动,当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确实让喜马拉雅FM看到了知识付费的潜力,并且带来大量拉新;但同时也一次性透支了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容易后继乏力。

不过,今天来看,举办知识付费节更多的是利大于弊。通过这次活动,喜马拉雅FM一下子在知识付费领域插上大旗,并将其他付费平台甩在身后。

在进军知识付费赛道之前,喜马拉雅FM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流量广告、社群和硬件这三个部分,“做了四年时间,终于找到了变现模式。2016下半年,我们就发现整个内容付费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流量广告、社群、硬件这三块的总和。”喜马拉雅FM副总裁张永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不过,这个行业在不断变化中,知识付费正在逐渐失去流量红利。

在过去的两年间,知识付费出现了社区问答、直播、课程付费、内容付费等各种形式,也覆盖了早幼教、口才培训、情商、财经、国学等领域。但人们也在探讨,付费之后获得究竟是真知识还是虚拟满足感?众多付费内容背后,打开率、完听率、复购率成谜。

新的内容付费用户数量增长缓慢已经是行业问题,有知乎上大V调侃说,知识付费就是在收智商税。就知识付费而言,得到对内容的把控程度更严一些。相比之下,喜马拉雅FM对内容的把控程度更弱。

想买3C数码产品怎么办?赶紧在百度搜索 无忧岛资讯 百家号,各种精品数码产品等你发现~

鱼丸批发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